受疫情形势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影响,经济下行压力加大,多项经济指标下滑。5月以来,随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实施,部分经济指标显露回温的苗头,出现积极信号。
多位专家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要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并确保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,未来仍需要储备并择机推出进一步的增量政策。
先行指标显露积极苗头
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,5月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双双出现回升,其中制造业回升2.2个百分点至49.6%,逼近50%的荣枯线。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对记者表示,5月制造业PMI及其新订单、新出口订单分项指数均回升,表明疫情影响明显减弱,稳增长、保民生多项政策效果开始显现。
近期,国务院出台6个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措施,并多次召开会议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。各地复工复产有序开展,也不断加重经济恢复的砝码。上海从6月1日起进入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复市、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,山东、江苏、河南、北京等地发布了稳增长若干举措。
“随着京沪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并逐步实现全面复工复产,将会带动全国在整个6月迎来恢复性增长。”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正加快落地见效,内需会出现边际上的明显回升,消费将出现一定补偿性回暖,基建投资也有望继续加快推进,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一部分四五月份的损失。
基建投资是今年稳增长重要抓手。作为先行指标,建筑业相关PMI指数变化可成为重要观察指标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5月,土木工程建筑业PMI连续第三个月运行在60%以上,且较上月有所上升,表明近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,为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。
在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看来,基建投资需求旺盛,从资金保障、用地支持和项目储备等多方面均具备加速发力的基础。